7月3日,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教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胡永乐教授,在东区八角楼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世界能源转型形势与中国能源转型形势”和“中国石油CCUS-EOR技术进展及前景展望”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遊雅堂 フリーベット コード院长严德天主持。遊雅堂 フリーベット コード师生代表听取了报告。

赵文智为师生作学术报告

 赵文智结合自身对能源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从“世界能源转型的基本形势、中国能源转型内涵与趋势、油气在能源转型中的地位、能源转型应对措施与建议”四个方面为大家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能源低碳转型形势与中国“双碳”发展路径。指出世界能源转型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并肯定了油气作为最具地缘战略价值的化石能源在能源保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面对极端气候频发和中美对抗的严峻形势,能源安全比能源转型更为急迫。

胡永乐为师生作学术报告

 胡永乐围绕中国石油CCUS-EOR技术,指出我国碳减排、碳中和任务十分艰巨,发展CCUE-EOR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后从发展历程、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系列核心装备和二氧化碳驱油现场实验效果等方面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中石油CCUS-EOR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CCUE-EOR进行了前景展望。

 报告最后,他为在座的各位师生推荐了若干本关于二氧化碳区驱油与埋存技术的书籍与图集,参会师生同胡永乐就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应用前景与重难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师生交流现场

 赵文智,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石油板块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党委书记。2022年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副主任。曾主持风险勘探与科学探索井两大工程项目实施,获多项油气新发现;先后担任两届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担任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研究提出的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有机质“接力成气”、岩性油气藏大面积成藏和中低丰度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理论以及叠合含油气盆地“多勘探黄金带”等新认识,推动在多个前人尚少涉足勘探的新领域实现突破,发现多个大型油气田。是吐哈油田的发现者、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十亿吨油田和四川盆地天然气藏发现的主要推动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与技术发明一等奖10项。出版第一作者专著8部,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30余篇;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孙越崎能源大奖。

 胡永乐,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历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院副总工程师、院总工程师,兼任海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能源局油气战略中心副主任。深耕国内外油气开发领域40年,先后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为“CO2捕集、驱油与埋存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项目长;承担国内外重大油气田开发方案、科技攻关、发展战略等系列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10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兼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石油集团公司三次采油、油层物理与渗流力学等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石油勘探与开发》、《天然气地球科学》技术期刊编委。